今年以来,IPO发行始终保持着平稳的节奏。数据显示,截至11月28日,今年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共120家企业完成发行,平均每周发行2.7家,融资36.9亿元,比去年同期略有增加。
12月6日,由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指导,中国创投公益联盟、盛世投资主办的“2019中国创投责任投资峰会”在北京举行。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中国创投委会长、中国创投公益联盟名誉主席沈志群,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副秘书长吴秉昆出席并致辞。
记者近日从深交所获悉,12月3日至6日,深交所联合湖北省金融局、湖北证监局等共同举办资本市场“2019年度湖北服务周”活动,湖北省副省长赵海山、深交所总经理王建军等出席启动仪式。
近日,首只获批募集注册最短持有期债券型基金——中银恒裕9个月持有期债基启动发行。这类基金兼顾了传统定开中短债基金的收益优势和普通开放式短债基金的流动性优势,值得投资者关注。
A股首只定向可转债最近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成功发行。创业板上市公司广东新劲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劲刚”)12月3日完成发行定向可转债购买资产的登记工作,这是A股市场首只完成发行登记的定向可转债,标志着定向可转债产品正式落地实施。
记者12月3日从深交所获悉,创业板上市公司广东新劲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劲刚”)完成发行定向可转债购买资产的登记工作,定向可转债代码为124001。
股权质押警钟长鸣不断。12月2日,南京证券公布已分别收到上交所和深交所下发的纪律处分正式决定文件,沪深交易所拟对南京证券作出暂停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权限3个月的纪律处分。
今年以来,A股主要指数振荡上行,申万二级券商行业指数随之上涨,截至11月28日,券商行业指数已累积上涨24%。不过,经纪业务为券商带来的赢利点能否持续?行情不好时要如何应对?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在资本市场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当下,券商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记者近日获悉,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党委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开门搞整改”的要求,把员工和客户满不满意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整改落实的评价标准......
近日,上海清算所、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和国泰君安证券携手举办的“银行间市场利率衍生品创新业务研讨会(国泰君安专场)”在上海圆满结束。来自上海清算所、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和国泰君安证券的相关领导和业务人员以及来自二十余家商业银行、外资投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租赁公司的嘉宾莅临本次研讨会。
截至10月31日,36家上市券商前三季度的业绩已经公布完毕。得益于股市的回暖和科创板的落地,不少券商成功打赢“翻身仗”。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36家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营业收入约2744.58亿元,同比增47.5%;合计实现净利润约797.27亿元,同比增长65%。
易方达基金与荷兰最大的养老金投资公司APG于11月29日共同宣布,将联合推出首个中国责任投资固定收益策略,该策略将遵循欧洲责任投资框架,努力契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11月21日,暂停近4年的浮动管理费率基金重启试点。包括华安基金、中欧基金、富国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国泰基金和兴全基金在内的6只来自上海的公募基金率先正式获批。据悉,其中5只基金已发布份额发售公告,于11月28日(本周四)起正式发售。
2019年之后,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在新能源补贴取消后,市场销量下滑,资源向头部企业集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二是众多车企进入,新能源车企在日渐下滑的市场份额中竞争白热化。
在政府对私募基金行业市场准入管理的边界得以明确后,那些打着“私募基金管理”旗号但并不从事相关业务的企业,今后将面临监管部门持续关注。与此同时,对于真正从事私募基金管理业务的企业,市场准入将更加透明公正,准入隐性壁垒将进一步消除。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步伐的加速,A股相继被MSCI、富时罗素、标普道琼斯等境外重要指数纳入编制范围。ETF作为推进国内资本市场长期稳健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全球市场互联互通的“桥梁”,将持续推进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并成为国内投资者投资全球或跨市场的重要工具。
据悉,毕马威2019年第三季《风投脉搏》报告显示,亚洲于季内录得922宗风险投资交易,较上季录得的839宗大幅上升,同期全球风险投资交易宗数则由5138宗下跌至4154宗。
近些年来,私募股权投资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也在增加,倡导在投资中关注ESG,即环境、社会和治理。当前,ESG投资新理念越来越被国际投资机构运用,逐渐成为国际范围内主流的投资方式。
金山办公近日正式登陆科创板交易,再次引发人们对国产计算机软件的关注。软件行业作为国家战略发展中重要的新兴产业,近年来得到了国家的重点发展和大力扶持,在投融资、税收、产业技术、收入分配、人才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得到了政策扶持和保障。
近日,在由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主办的中国基金行业纠纷现状及多元化解研讨会上,中基协会长洪磊表示,针对伴随私募基金行业发展出现的风险问题,应加快完善上位法体系,明确自律管理的角色定位,使行业自律与行政、司法齐抓并举,共同发挥化解风险的作用。
10月25日,云徙科技正式宣布完成3.5亿元B轮融资,或成为业内第一家突破B轮的中台服务商。同时,云徙科技宣布将以数字中台3.0为数字商业底座和引擎,投入近亿元专项资金启动云徙未来3年战略部署——数字中台灯塔计划。
2019年,创投圈热点不多,但在罗永浩、同道大叔等知名人士入局的助推下,电子烟投资或许能算得上是一个“风口”。 自诞生以来,电子烟就一直处在争议之中。9月以来,美国相继发生6起疑似电子烟致人死亡的相关案例,又把电子烟推上了风口浪尖。有数据显示,今年5月起,与电子烟相关的肺病发病数量激增,全美33州约有450个相关病例。 在我国,电子烟入局者也越来越多。今年8月,清华大学公共健康与技术监管研究课题组发布的《2019电子烟产业监管状况报告》显示,中国电子烟市场还处于野蛮生长时期,当前,中国已经有数千家电子烟企业,几乎每天都会有新品牌诞生,一些电子烟头部企业的估值甚至超过20亿美元。
运营21年的老牌英语培训机构韦博英语近日深陷负面漩涡之中,其被多地媒体爆出在多个城市有多家门店关门,引发该机构学员恐慌。然而,与专注线下培训的韦博英语难以扭转的颓势相比,近一段时间以来,在线教育行业在PE/VC市场的融资消息不断,同时,新一批企业继续涌入教育培训市场。 据IT桔子统计,截至10月15日,仅10月份以来就有8家教育类企业获得融资,包含天使轮、Pre-A轮等多个轮次,甚至有一家在线教育机构宣布获得了E轮融资。 在资本寒冬中仍能获得融资机会的在线教育会是一门好生意吗?2018年,多家在线教育机构被曝突然跑路或倒闭,一时间关于行业泡沫的讨论成为投资人关注的重点话题。如今,在线教育迎来政策利好,行业是否能探索出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租赁资产作为天然的ABS基础资产,具备现金流稳定、期限短、债权范围明确、操作方便等特征,有助于盘活租赁公司存量资产,在短期内可集聚大规模的发行体量,近年来已成为租赁公司融资创新的重要渠道,租赁公司也成为我国ABS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2019年上半年,伴随市场运行和风险特征的新变化,债务融资工具市场违规案件总体呈现出“常规案件减少、重大案件增多”的新特点。
全国股转公司向132家未按期披露半年度报告的挂牌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发送纪律处分事先告知书
近期,全国股转公司正研究启动提高挂牌公司质量工作,全面提高各层级挂牌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公司治理质量和公司经营质量
近日,上海清算所在杭州举办“托管人服务专题研讨会”,重点围绕债券账户管理、债券托管结算等日常服务深入听取市场机构意见建议,同时也结合多级托管等话题开展探讨。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相关代表,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等20家托管人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
近日,全国股转公司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主办券商执业质量评价办法》(以下简称《评价办法》)和主办券商执业记录(2019年10月1日至10月31日),对主办券商2019年10月的执业质量情况进行了评价计值,并公布了评价结果。
记者从上交所获悉,近日,由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主办、上海交易所国际交流合作中心承办的“2019年证券交易所国际研讨班”在上海成功举行。
11月29日晚间,上交所官网正式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审核规则》(以下简称《重组审核规则》),明确了科创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条件、审核程序、信息披露要求等内容,并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新一轮产业并购浪潮来袭,资本市场相关制度体系不断完善。适应产业发展,并购重组由此展现出新的特点
重组并购是企业整合资源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方式。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30日,近10年来,创业板共有364家上市公司共计披露589单重大资产重组方案,涉及交易金额5729.25亿元;有289家公司实施完成409单资产重组,涉及交易金额3783.36亿元,累计配套融资金额超过1304.84亿元,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
在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持续推进的当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迎来新政,有望促使并购重组市场加速回暖。证监会日前正式发布实施《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以下简称《重组办法》)。本次修订是继2016年9月之后,《重组办法》又一次迎来重大修改。 本次主要修改内容包括简化重组上市认定标准,取消“净利润”指标,进一步缩短“累计首次原则”计算期间,推进创业板重组上市改革,恢复重组上市配套融资,并丰富重大资产重组业绩补偿协议和承诺监管措施,加大问责力度。 重组上市是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重要交易类型,市场影响大,投资者关注度高。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本次《重组办法》主要聚焦在降低重大重组事件触发条件、恢复配套融资、允许创业板借壳上市等方面,较2016年有明显的边际改善,而新增的“加强重组业绩承诺监管”,则表明监管层对于市场乱象的治理并未放松。
科创板并购重组渠道打开并不意味着“炒壳”等主板市场曾出现的“弊病”也会在科创板上“大行其道”。科创板虽然在并购重组审核流程和效率上有所改进,但是并未放松对并购重组的监管。同时,全公开式的审核,也将有助于震慑重组中的财务造假和利益输送行为,防范“忽悠式”“跟风式”“三高式”重组,形成更加有效的市场约束。
2019金融时报年终专稿
银行贷款支持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
联合财政担保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农商银行精准扶贫创新特色产业信贷产品
金融机构积极优化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